Nov 28

金融風暴中的貴金屬市場 不指定

admin , 14:37 , 我的借錢隨筆 , 評論(0) , 引用(0) , 閱讀(1255) , Via 本站原創 | |
1.金融風暴源於何處?

  美國人靠借錢過日子,這早已是眾所周知。美國經常帳戶上的雙赤字,一直是拖累美元的重要原因。但是由於各國資金大量流入美國購買資產,美元危機遠遠沒有發展到人們設想的那麼嚴重。此次由次貸危機發展而來的金融危機並非源於此,而是源於投資銀行。

  投資銀行是罪魁禍首。什麼是投資銀行?投資銀行既不投資,也非銀行,而是投資仲介。原來世界上有人錢多出來沒用,希望投資獲得比銀行利率高的收益;也有人需要錢去從事投資,願意出比銀行高的利息;而投資仲介就是他們的中間人。

  過去投資銀行做的是公司上市發行股票、發行債券之類的仲介業務,賺取傭金。但是他們不滿足,就開始創新,發展出各式各樣的產品。

  風險就這樣產生。他們一方面勸說人們借錢買房子,說將來房價漲起來,還貸的錢就有了,還說頭兩三年可以不還或者少還;另一方面他們把債券做成各種產品出售,把風險分散到世界各地。

  保險公司看到有利可圖,也來湊熱鬧,為這些債券做保險,成為CDS。

  結果是貸款的人和借錢的人都不如中間人掙的利潤多,投資銀行成了世界上最風光的一類公司,收益最高。風險也就在其中積聚起來。

  當利率處在低位時,人們還貸的壓力低,而房地產價格不斷上漲。風險沒有暴露出來。而一旦利率開始走高,房地產壓力增大,房價下跌,風險就充分暴露出來。房價下跌,還不起貸的人增加,次貸危機就形成了。

  當一個社會把力量都集中在怎樣以錢生錢上面,而不是想辦法提高生產,這個社會就要走入末路了。冰島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本來這是一個以漁業為主的小島,但是近年來金融業興旺發達,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中排名第二。現在負債人均十幾萬美元,比國內生產總值高出許多倍。

  2.經濟學的悲哀

  東西方文化上差異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還原論和整體論的區別。西方人進行研究時,把一件事物分解再分解,他們認為對一件事物的每一個細節都掌握清楚了,就對它認識清楚了。東方人在認識事物時往往從整體上去把握,而不太注意細節。在經濟學上,西方人經常關注的是如果某個方面發生了變化,會引起什麼結果。但是卻沒有關注整體。

  借助於還原論的思想,西方發展了科學和技術,生產力達到空前的地步,造就出西方文明。但是現在科學技術生產的發展都讓位于金融,人才精英都集中到金融業,而金融的核心又集中在騙術上面,而不是真正為發展經濟服務,這個思想就走到盡頭了。

  中國文化的基本思想是追求人和宇宙的和諧。但是這種思想阻礙了發展,使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衰退。所以當前要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引導中國和世界科學地向前發展。

  對現在的世界來說,最重要的特徵就是中國和世界上許多國家和人民生產出來的東西送到美國去,供美國人消費。而美國人用借條償還。借條包括美元、債券以及各種金融產品。

  經濟學研究的是怎麼生產,怎麼交換,怎麼消費。現在世界上存在的就是這樣一種奇怪的經濟模式,卻沒有人提出異議,說不出如何改變。

  美國人很聰明,他們不用飛機大炮、槍支彈藥,卻把全世界的資源、商品拿來供自己消費,玩的就是金融把戲,我們必須懂得這一套。美國人不但自己借錢,還慫恿別人借錢,把錢借給別人用。

  但到一定時候又催著人家還錢,把他們搞慘。韓國就是因為借錢多還不起,韓元大幅貶值。

  美國人不斷變花樣。上一次是高科技泡沫,這一次是次貸,下一次不知道又是什麼花樣。估計是商品。從虛擬經濟又轉到實體經濟。隨著向金融系統注入資金發揮效用,出現通貨膨脹。

  所有金融產品的一個基本特徵就是寅吃卯糧,於是經濟就繁榮了。借錢消費的國家經濟繁榮,不知借錢的國家就不發展。但借錢要適度,借錢過度就帶來危機。如冰島、韓國。

  當前世界處於一個轉捩點。按照過去的模式發展的道路走不通了。讓全世界人民都富裕起來是不可能的,資源、污染,各方面條件都不允許。世界將走上另一條發展的道路。

  美元作為全球貨幣霸主的時代不會太長了。但是世界上迄今為止還沒有過多種貨幣平起平坐的年代,需要有創新。美元在衰落,但這需要時間。在中國經濟充分發展起來之前,人民幣也不可能成為世界貨幣。黃金的價值與虛擬經濟規模不相稱,不可能再發揮國際貨幣的功能。

  3.黃金的作用

  目前世界上虛擬經濟發展太快,據說已經超過600萬億美元。而黃金地面存量不過16萬噸,目前價值不超過5萬億美元。其中大部分在普通人手中,以首飾的形式存在。各國貨幣的匯率與其黃金儲備的存量並沒有直接關係,恢復金本位制已不可能。但是對個人來說,存黃金仍有可取之處。因為其他任何東西都不如黃金這樣易於買賣、儲存、運輸。

  金價長期下跌的時候,許多黃金公司做了大量套期保值,特別是所謂新型期權。金價一漲起來,這些公司傻了眼,現在還有大量當時的倉位沒有辦法退出。但隨後這些新型期權就沒有人再做,而是回到傳統(manila)方式的期權、期貨上面。經過金融風暴,相信大家對債券會提高警惕,不再聽信評級公司的胡言亂語。但是這些人一定又會玩出新花樣,例如對賭。國際上大銀行採取的是風險投資的方法,即投入數量大,虧損面大,但是一旦獲利即可挽回損失。
發表評論

暱稱

網址

電郵

{if_openid_begin}
:
{if_openid_end}
開啟HTML 開啟UBB 開啟表情 隱藏 記住我 [登入] [註冊]